高端响应式模板免费下载

响应式网页设计、开放源代码、永久使用、不限域名、不限使用次数

什么是响应式网页设计?

移动社交软件开发(优选)5篇

2024年移动社交软件开发 篇1

很遗憾的告诉你,没有前景!

移动互联网时代,微信几乎堵住了所有社交软件创业者成功的通道。微信在社交软件中几乎处于独孤求败的姿态!

支付宝曾经想要做社交软件冲击微信,然而尴尬的是,用户在支付宝生成年度账单后,却跑到微信朋友圈去晒,支付宝冲击微信失败!随后钉钉出现,把定位放在了办公,避免了与微信正面碰撞。

2019年多闪,聊天宝,马桶MT三款社交APP同时上线,本以为会出现三英战吕布的情景,没想到微信来了一个三杀。

如果你发现了一款大众共需的产品,就会有发展前景,不过需要慢慢的积累沉淀,多闪背靠抖音的几亿用户都没能够与微信抗衡,更别说你没有什么用户积累了。

微信2017年上线小程序,意味着微信开始商业化,是否会影响到用户的体验网上也有各说其词。任何事物都会有一个周期,微信的顶峰时期还没过,相信不久的将来,会有一款社交APP打断微信的垄断地位

2024年移动社交软件开发 篇2

你这话说的,就好像3个人联手,就一定能打倒一个人一样?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,那么历史上的吕布早就被刘关张给拿下了!

楼主所说的这个话题,其实就是前段时间三大运营商将联手推出“5G消息”的这个事情!我在这里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,5G消息打不过微信。往下看!

按照三大运营商的说法,5G消息有以下3个特点;

1、打破传统短信长度限制,实现文、图、音视频、表情等融合;

2、支持在线支付、在线和离线消息;

3、不加好友就能随时发起群发、群聊。业内人士指出,5G消息可能按流量计费,价格有望比目前的短信和微信更优惠。

5G消息能取代微信吗?

众所周知,这些年腾讯的微信一直是国内主流的社交产品。但目前依然有很多用户不想使用微信,所以这部分人期望市场上有一款能对抗微信的产品。或许运营商正是看到了这一点,所以这个时候推出了5G消息。

但我认为,5G消息并不能取代微信。首先,微信目前全球用户超过了11亿,而且,微信账户上其实也可以绑定手机号码。这样一来“以手机号码作为唯一账号”其实并不能说是什么“亮点”。

对于企业而言,5G消息将为其提供与个人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接口。企业可通过文字、语音、选项卡等富媒体方式向用户输出个性化服务与咨询。但这一块目前有阿里钉钉和企业微信以及飞书等产品。

微信真的危险了吗?

这么说吧,微信发展了这么多年。期间也有不少社交产品想挑战微信,但最终的结果都是失败。为何?是技术不过关吗?显然不是,是因为我们没有完全进入5G时代。

5G 消息的成功,还是要看 5G 技术的普及。目前,三大运营商已经在全国建设开通 16.4 万个 5G 基站。在终端方面,2019 年三季度,中国 5G 手机出货量仅为 48.5 万部。

但话又说回来了,之前中国移动把飞信都玩坏了,可见其运营公司的眼光。再说了,一款产品这么多公司合作,最后的利益怎么分?这依然是一个很大的难题!

结论:一个借尸还魂的彩信,能苟延残喘的活着就不容易了。拿什么打败微信,至少目前我是没有看到能颠覆微信的一个点。

2024年移动社交软件开发 篇3

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。首先我的观点是,不可能。除非国家强推,否则,按目前的市场环境,微信一家独大的局面改变不了。我的理由是:

第一,微信已经构筑了一个生态,这个生态不单单是社交,而是浸透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。举一个例子,微信公众号,这是微信最牛的地方之一。微信公众号绑架了太多的社会组织,其中包括媒体。很多用户使用微信的习惯都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培养起来的。

第二,伟大的创新一定是颠覆式的创新,跟随式创新很难突破已有创新。比如,微软的操作系统,苹果手机系统等,中国人如果只跟随他们后面再搞一个类似的系统,永远就是跟随者,只能模仿而不能超越,这其中有用户习惯等综合原因。所以,阿里和头条要想超越微信,不是再搞一个微信,而是发明一个其他的社交软件,比如以后基于5G的AR、VR社交等。

第三,投入成本问题。微信已经将社交做到极致,想在微信的基础上再做一个微信,那得投入巨额资金做研发和推广,即使阿里、头条不计成本地投入,最后得到的回报可能是负数,这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都是不允许的,企业讲的利润,没有回报的投入都是空谈。

第四,基于微信的社交适合当下这个时代,未来怎么样,谁也说不了,也可能随着5G的到来,微信就会被其它产品颠覆。所以,阿里、头条与其去模仿一个微信,不如想办法搞颠覆式创新,因为可能还没有等到他们把微信做出来,这个市场就结束了。所以,创新才是最好的超越,比如,头条的抖音,就是一种颠覆式的社交创新。

2024年移动社交软件开发 篇4

你觉得BAT、TMD等互联网公司,谁最有可能开发出下一代垄断型社交软件?

社交产品在我看来就两类,关系连接类,本质上是点对点互动,连接和通信属性强。第二类,兴趣社群类,多对多互动,有部落化特征。

前者典型代表就是腾讯了。发现关系建立连接,这个需求一直都在,而且很刚性,人从出生到辞世,一生都在寻找,找自己,找对象,找伙伴,找知己,在找寻和发现的过程中不断发现、完善和提升自己,也通过这些发现和提升,到达更大的空间,有更大连接和发现需求。

后者贴吧、QQ群等以主题社群为引子的都算。其驱动力是兴趣,当然最终可能会会有落脚到点对点关系,只是说在这个系统里,用户的主要行为都在多对多互动、聊天、吵架,他们的主要需求就是“群裂变”,小群体变大,不断产生争议,裂变,再裂变。

而后者就是真实社会中用户社交的部落化运行的基本状态,大家在时间周期内因为某种共同的东西凝聚,也可能因为新的社交要素导致社交行为活跃要素发生转移,但是本质上一群人对一群人的互动,这可能是未来两三年社交领域机会比较大的增长点。人之所以能成群,是得先有一个一个的个体,这一点上腾讯优势非常明显。他们做账户ID这一层,也就是用户的虚拟身份上,已经很极致了,其他上层应用都不会比通信态产品更靠近底层,所以在这个维度上其他社交产品竞争只是局部垂直的争。

5G时代,是否会因为新的带宽和体验,导致新的通信态社交产品的出现,我是保持乐观期待。

阿里我觉得没啥可能性的,他们对社交不纯粹,而传统阿里体系产品也缺乏社交需求,更多是服务与被服务,交易互动,或者一对多社区互动。

B目前贴吧的优势还在,至于能不能有新的产品的、移动一点的社区产品,我没有看到可能性。

TMD的后两个跟阿里的情况类似,本身供需双方是个利益互斥关系,很难形成社交,平台也会尽可能阻断这种社交关系的形成,美团和滴滴都是撮合交易平台,供需双方自己已经建立了信任连接和信用交易机制,平台就没有价值了,本身平台除了提供撮合之外也没有提供其他价值。不基于他们业务分析或者业态,单纯为了做个社交也不太可能。

T倒是最有可能做社交,本身阅读类似内容的、相似行为偏好的人就是可以聚群的,一旦聚群就是形成多对多互相拉活互相分发,而这种推荐引擎聚合用户群的逻辑也核心也是兴趣驱动。

每一次互联网信息技术泡沫或者周期的轮回,启动发生演变的产品都是社交产品,(不是严格意义的时间切片,前后一两年这个区间,是个印象分区,大致符合事实)

2000年前后的classmate、match、find,国内的中chinaren、5460,

2005年前后的friendster、MySpace、LinkedIn、Facebook、Twitter,国内的开心网、校内等

2010年~2015年区间,移动社交微博、陌陌、探探,视频直播短视频映客、花椒等,现在我还在这波潮的中后期,又有N多社交新玩法在酝酿、发酵。

但是明显有个特征就是还在沿着关系连接和发现,社区社群的两个维度演进。

而这个会不会也正是下一波社区社交要突破的点?

因为网络空间的部落化,导致每个部落里的你,人格都是不完整的,比如腾讯系,就缺乏你的购买力消费偏好信号,而百度则看到的都是内容偏好没有社交关系,阿里则是没有信息偏好只有买买买,而且还没有社交关系。

这种割裂造成的多重人格数字身份,是否都能成为你在各自系统中的数字身份代理人,他们能不能代理你执行决策判断帮你完成任务?那么社交就变成数字身份(bot of yourself)互联的基础能力。

他跟物理空间的我们,只是在特定时间空间上发生连接,进行信息交换,促成各自人格的完整和发展。是不是有点阿凡达的感觉!

社交只是我们数字身份的基本生存方式,不在只是我们物理身份的寄存器,而是另一空间上的真我。

这时候他们在探讨,如何更有效的发现线索建立关系,如何更快速更敏捷地进行一对一多对多信息交换,完成彼此的愉悦和成长...

2024年移动社交软件开发 篇5

程序方面并不难,也就是说,从开发层面来说,甚至可以称得上很简单。

社交软件的难点在于推广和运营,因为社交,就得有人。如何让更多的人使用,如果让别人从原有的社交软件中迁移过来?这是推广期最难的。

中期运营很辛苦,你得随时了解用户需求,做出调整,要有与众不同并且直达用户痛点的功能,最好还是不可复制的(然而这个年代并没有什么不可复制)。

最后,就是防止大公司大资本的“借鉴”,无论是财力,技术投入,广告投放,用户填充,大公司的优势在普通创业公司面前是毁灭式的。

说个例子吧,小米公司在MIUI最火的时候,推出了米聊(虽然米聊也是抄的talkbox只是在国内本地化做得更好,更方便用),以小米自己的粉丝组成的首批用户,已经可以算是基数很强发了,然而,腾讯的微信,第一批用户填充和好友关系,就来源于QQ,只用了几天,米聊就被灭了。

做社交类软件一定要慎重,太难了,无论是基于强关系还是泛关系的。

猜你喜欢